欢迎您访问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今天是
咨询热线:010-63972756

2023年洗衣纠纷调解量上升33%,北京市洗染行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出消费纠纷警示

来源: 北洗协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5 浏览量:889
字体: | |

2023年,北京市洗染业因新冠疫情后洗衣消费量攀升,导致消费纠纷调解量较2022年有所回升,北京市洗染行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全年纠纷衣物鉴定40件,较上年同比上升33%;现场调解洗衣纠纷10多起,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综合相关案例,调委会向洗染业发布以下消费纠纷警示:

  1、由于衣物洗涤标识标注不当,洗衣店根据相关规定须按洗衣标识洗涤,由此导致衣物洗后受损,产生洗衣纠纷。

  案例一:某洗衣店收到面料成份为100%桑蚕丝的西装,标识洗涤方式为缓和干洗。洗衣店通过四氯乙烯干洗,结果导致干洗后面料出现颜色变化。经专家鉴定,由于衣物的桑蚕丝面料采用以印代染工艺,不耐四氯乙烯,导致干洗后出现变色,属于标识标注不当。建议制衣厂商更改衣物洗涤标识;建议洗衣店仔细识别面料印染工艺,谨慎洗涤此类面料。

  案例二:某洗衣店收到面料成份为75.9%聚酯纤维、19.7%粘纤、4.4%氨纶西装上衣,标识洗涤方式已无文字,制衣企业客服提供信息为常规干洗。洗衣店通过四氯乙烯干洗后导致衣物夹层出现颗粒。经专家鉴定,由于西服面料为复合面料,夹层出现颗粒为复合面料生产工艺中的粘合剂经干洗后脱落所致,面料胶质(粘合剂)不耐干洗溶剂,属于标识标注不当。建议制衣厂商更改衣物洗涤标识;建议洗衣店仔细识别复合面料成分,谨慎洗涤此类面料。

  2、时尚服装虽然设计新颖,但耐疲劳强度并为经过实际检验,由此产生洗衣纠纷。

  案例三:某洗衣店收到一件白色压花羽绒服,标识洗涤方式为干洗。客户为洗衣店老主顾,该羽绒服已在洗衣店干洗3次,再次干洗时发生压花部分全部散开,导致无法穿着。调委会接到消费者投诉后,经专家检测,压花羽绒服经过三至五次洗涤后,可能会出现压花失去黏着力散开的现象,属于成衣质量问题导致的消费纠纷。建议制衣厂商加强制衣工艺耐疲劳强度测试,确保衣物质量;建议洗衣店接受此类衣物时要问清洗涤次数,避免洗衣纠纷。

  3、不同材质面料、不同批次面料拼接而成的服饰,经过一段时间穿着和洗涤后易产生不同程度老化,由此产生消费纠纷。

  案例四:某洗衣店收到面料成份为100%纯棉的牛仔衬衫,兜口配有皮制和金属环配饰,标识洗涤方式为干洗。干洗后出现兜口皮开胶,装饰金属环染有蓝色。经专家鉴定,由于兜口皮为双层粘合制作工艺,经穿着和洗涤后出现开胶为正常现象,可通过重新粘合恢复。金属材质装饰环外观经穿着和洗涤后的变化为正常现象。建议洗衣店在洗涤预处理时,将金属配饰进行隔离处理,减少染色几率。

  调委会提示:历年来消费纠纷调解经验表明,消费者对穿着和洗涤过程磨损问题大都不认可,这就需要洗衣店耐心细致从洗涤专业知识等方面讲明原因,使消费者从心理上接受现实。同时,提醒洗衣店在前台收衣时应向消费者详尽讲解衣物洗涤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消费者做到应讲尽讲,出现洗衣事故后要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对受损衣物进行救治,尽最大努力挽回消费者损失。

背景介绍:

北京市洗染行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3年7月,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在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正式成立了北京市洗染行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也是在服务领域被授予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第一个社会团体。自调委会成立以来,受北京市工商局及市消协的委托,承担起涉及洗染专业领域的洗衣纠纷调解工作。为了有效履行人民调解职责,调委会根据行业的性质特点,根据洗染行业经营管理规范、洗衣服务质量要求等行业标准,制定质检相关规定及北京市洗染行业关于服装洗涤、服务质量出现问题后的赔偿原则与办法。

  自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共检测衣物1000余件,现场调解洗衣纠纷800多起,本着“消费者认可,洗染企业认同”的原则,严格按照消费纠纷人民调解流程解决消费纠纷。